安理观法
安理观法 | 大数据杀熟、直播带货等将得到规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要点解读
作者:admin 2024-07-12

87b99f4e0c5a61e6387d9edd721d846.jpg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4年3月19日公布,于2024年7月1日起施行。作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第一部配套行政法规,《条例》起到了承上启下、辐射带动的作用,在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事业发展历程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一、消费者权益保护

法律规制与市场平衡的探索与实践


消费者权益与消费者相伴而生,消费者权益的核心是消费者的权利,其有效实现是消费者权益从应然状态转化为实然状态的基础,这种实现的法律直接供给,就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从经济理论上说,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营者与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其中涉及的垄断和不正当竞争,会进一步导致“市场失灵”,由于市场本身不能有效解决该问题,并且强调形式平等的民商法也难以对处于弱势的消费者给予倾斜性保护,因此,需要国家加强制度供给,对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进行倾斜性保护,对处于强势地位的经营者设定更多义务,以纠正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地位不对称。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作为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的基本法,自1994年实施以来经历了2009年和2013年两次修订。随着新型消费发展、问题涌现,《条例》应运而生。其不仅回应社会关切,更普及消费理念,完善金融、电商、直播、物业、维修、快递、网约车等新兴、热点领域消保立法。


二、《条例》解读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深化与全方位保障


《条例》共7章53条,其主要内容体现为细化和补充了经营者义务相关规定、完善了网络消费相关规定、强化了预付式消费经营者义务、规范了消费索赔行为、明确了政府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职责,此外《条例》还明确了消费者协会履职要求,细化了消费争议解决相关规定。此次《条例》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共同形成“一法一条例”框架体系,夯实了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治根基。


1. 聚焦传统消费难点,着力解决“老大难”问题

在传统消费领域,虚假宣传、不公平格式条款、预付式消费侵权等问题较为突出。


围绕虚假宣传

《条例》第9条通过反向列举,规定了禁止经营者虚假宣传的具体方式,包括虚构经营者资质、资格或所获荣誉,虚构商品或服务交易信息、经营数据,以及篡改、编造、隐匿用户评价等。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0条相比,本条更具有实操性,有助于进一步打破消费者与经营者的信息不对称,改善消费者的决策环境。


围绕霸王条款

《条例》第17条,在坚持《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6条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不得“限制消费者依法变更或者解除合同、选择诉讼或者仲裁解决消费争议、选择其他经营者的商品或者服务等权利”。这一条有效针对经营者限定消费争议只能仲裁或者只能由经营者住所地法院管辖这些乱象,有助于降低消费者的维权门槛和维权成本。


围绕预付消费侵权

《条例》第22条对预付式消费中经营者应当订立书面合同、不得降低商品或者服务质量、退还预付款余额等义务作出规定。此条通过细化事前的书面合同订立、事中的经营变更告知义务、事后的违约合同解除,降低了消费者维权时的举证难度,保障了消费者的合同解除权的有效行使。此外,《条例》第20条还对有“预付”形式和风险的押金作出规定,当消费者违约时,经营者扣除押金应当以实际损失为标准,而不是简单的“全有全无”。


2. 针对新型消费热点,采取更加有效的举措

当前,消费领域的新模式和新业态层出不穷,但同样也伴随着一系列发展中的挑战和困扰。


在网络消费方面

经营者滥用技术手段、平台规则、自身优势等,侵犯消费者权益的事情多有发生。网络虚假营销、直播带货中的假冒伪劣以及“价格歧视”“大数据杀熟”等问题引发广泛关注。《条例》第9条第1款规定经营者不得虚构交易信息、经营数据,不得篡改、伪造、隐匿用户评价等,明确禁止“刷单炒信”行为。《条例》第9条第2款规定经营者不得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对同一商品服务在同等交易条件下设置不同的价格或者收费标准。这是我国在行政法规中首次对差异化定价进行规范,旨在禁止“大数据杀熟”行为。《条例》第10条第2款对自动展期、自动续费等收费方式进行了规定,要求相关经营者应当在消费者接受服务前和自动展期、自动续费前,分两次以显著的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同时还应当为消费者提供显著、简便的随时取消或者变更的选项。这种提醒义务能够较好地平衡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利益,在保证付费便利性的同时,提醒消费者及时对不需要的消费内容取消自动付费。《条例》第11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技术手段强制或者变相强制消费者购买商品、接受服务,通过搭配、组合等方式提供商品服务的应当以显著的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明确禁止“强制搭售”行为。


对于直播带货的乱象

《条例》第14条进一步规范信息披露、平台管理、营销行为,明确“谁在带货”“带谁的货”,守住营销底线;第19条保障“无理由退货”,规范无理由退货范围、经营者提示义务等,促进直播营销平台经营者建立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


3. 关爱“一老一小”,多个首次规定新领航

《条例》关爱重点人群,为保护好“一老一小”群体合法权益保驾护航,明确经营者不得诱导“一老一小”消费者购买明显不符合其实际需求的商品或者服务,推动建立防沉迷机制。《条例》第15条规定了不得虚构或者夸大治疗、保健、养生等功效诱导老年人消费,第16条专条规定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经营者要设置未成年人防沉迷机制,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第23条还对未成年人的个人敏感信息保护作出重点强调。此外,《条例》浓绘消费维权新篇章,体现多个首次规定。首次在行政法规中对差异化定价进行规范,彰显市场公平(第9条第2款);首次赋予了消费者合同解除权,预付款退还原则更趋合理(第22条);首次规定投诉举报需依法行事,禁止谋利与侵权,严惩欺诈勒索,确保市场秩序井然(第27条)。惩罚性赔偿、行政处罚需精准施治,避免过度处罚(第51条);首次将消费投诉信息公示上升为法定义务,树立信用体系新标杆(第38条);首次规定有关行政部门受理投诉后,经营者和消费者同意调解的,应当依据职责及时调解,凸显“谁主管谁维权”之理念(第46条第3款);首次明确,标签瑕疵若不影响商品质量且不误导消费者,经营者不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为法院审理消费欺诈案件提供明确指引(第49条)。


结  语

总体来看,《条例》坚持问题导向、系统观念,重点在细化经营者义务、强化国家保护、完善争议解决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的规定。它不仅为保护消费者权益提供了更为具体、细化的法律依据,有助于更好地平衡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益关系,并且对于规范市场行为、促进公平交易、维护良好的消费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条例》为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提供了明确的执法依据,有助于加强市场监管,打击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同时,《条例》也鼓励消费者积极维权,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维权途径和保障。未来,《条例》的实施将促使实务部门更加注重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大市场监管和执法力度,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消费维权,国计民生之本;权益保障,百业繁荣之基。相信《条例》的实施将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形成政府、企业、消费者等多元共治的良好局面。

联系我们

北京 

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5号财富金融中心35-36层  

电话:+86 10 8587 9199 

上海 

上海市长宁区遵义路150号虹桥南丰城C栋2006室

电话:+86 21 6289 8808 


深圳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金田路荣超经贸中心4801  

电话:+86 0755-82730104

天津 

天津市河西区郁江道14号观塘大厦1号楼17层

电话:022-87560066

南京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庄排路159号2号楼601室

电话:+025-83708988


郑州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金融岛华仕中心B座2楼

电话:+86 371 8895 8789 


呼和浩特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绿地腾飞大厦B座15层

电话:0471-3910106


昆明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恒隆广场11楼1106室

电话:+0871-63306330


西安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锦业路11号绿地中心B座39层

电话:+029-68273708 


杭州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学院路77号黄龙国际中心B座11层 

电话:+86 571 8673 8786


重庆

地址:重庆市江北区庆云路江2号国金中心T6写字楼8层8-8 

电话:+86 23 67528936


海口 

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玉沙路5号国贸中心11楼

电话:0898-68508795


东京

日本国东京都港区虎之门一丁目1番18号HULIC TORANOMON BLDG.

电话:+81 3 3591 3796


加拿大

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省夏洛特顿市皇后街160号

电话:001-902-918-0888

  • 首页
  • 电话
  • 返回顶部